close

原文來自---2014年05月11日 09:39中時即時 陳定瑜/綜合報導

http://www.chinatimes.com/realtimenews/20140511001099-260405

 

依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,胃癌是全世界排名第四個最普遍被診斷出的癌症,且是所有癌症死亡率排名第二高。在臺灣,胃癌發生率偏高,每10萬名人口約有8.52人至9.68人罹患胃癌,胃癌名列2006年癌症死亡原因第5位,約有2500人死於胃癌,每10萬名人口死亡率為11.4%。大家都該好好善待自己的胃,那有什麼習慣會傷害胃呢?

1、三餐不定時、壓力過大、喜食煙燻、吃太燙

據新浪健康網報導,調查顯示,經常三餐不定時者發生胃癌的機會是正常人的1.3倍,生氣時進食為1.5倍,喜食燙食為4.22倍。如果上述情形同時發生,患胃癌的危險性更高。

胃是一個習慣遵守「時間表」的器官,胃液的分泌在一天中存在生理性的高峰和低谷,以便於及時消化食物。胃酸和胃蛋白酶如果沒有食物中和,就會消化胃黏膜本身,對胃黏膜造成損害。餓一頓,飽一頓,經常不吃早餐,有時暴飲暴食,讓胃癌發病有良好的土壤。

醃肉、燻魚等加工肉類製品中含有大量亞硝酸鹽,極易形成亞硝酸胺,在胃中直接誘發腫瘤,這也是沿海地區胃癌高發病,以及日本人胃癌發病率高的原因。

另外,人體的消化道黏膜非常嬌嫩,只能耐受50~60℃的食物,超過這個溫度,黏膜就會被燙傷。反覆地燙傷、修復,會引起黏膜質的變化,進一步發展成癌症症狀。

專家建議:如果你無法按時吃飯,身邊應常備點蘇打餅乾、速溶燕麥等零食,要讓肚子填點東西,對抗胃酸,別讓胃空轉。但這個方法只能作為偶爾應對。

2、抽煙、喝烈酒、藥物刺激引發胃潰瘍

抽煙的人以為尼古丁只會進入肺,殊不知,煙霧也會隨著消化道進入胃,直接刺激胃黏膜,引起黏膜下血管收縮、痙攣,胃黏膜出現缺血、缺氧症狀,長久下去,容易形成胃潰瘍。

適量飲用低度酒,能增加胃部血液的血流量,但長期或一次大量飲用烈性酒,會直接破壞胃黏膜屏障,引起充血、水腫、糜爛,甚至出血。

很多藥品,如解熱鎮痛抗炎類(阿斯匹靈、解熱減痛、止痛片)等,可直接或間接損傷胃黏膜,增加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,引起潰瘍,嚴重的會胃出血與穿孔。

3、邊走邊吃、邊看邊吃消化不良

為了省時間,很多人早餐是在上班路上解決的,而中餐又常對著書本、電腦螢幕邊看邊吃,這樣會讓胃很不舒服。「消化」是項緊張而繁重的工作,需要大量的血液,邊看邊吃會使腦部和腸胃爭奪血液,造成消化不良,最終導致胃炎,甚至出現胃下垂。

4、湯泡飯、吃太辣胃腸負擔重

有人喜歡把飯和湯水混在一起,吃湯泡飯,這樣會使食物在口腔內還未嚼爛,就滑到胃裡,加重胃腸道負擔。

適當吃辣能給健康加分,但過度吃辣會使消化液分泌過多,引起腸胃黏膜充血、水腫、腸胃蠕動劇增。

5、空腹吃酸性水果容易胃脹

人在空腹時,胃酸的濃度較高,此時若再進食如李子等大量酸性水果,會使胃酸和水果中的成分結合,形成難以溶解的沉澱物。一旦沉澱物結成大塊,就會使胃內壓力升高,引起脹痛,產生胃脹、泛酸等不舒服的反應。

 

新聞來源:新浪健康網 http://health.sina.com.cn/d/2014-05-08/0715135272.shtml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Timothy c.c 的頭像
    Timothy c.c

    bm11tw

    Timothy c.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