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出處 : 黃光文老師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rofile.php?id=100000814481906
《你需要有點鋒利⋯》
老師我想請假,
為什麼?
因為我覺得讀不完,
我想留在家裡自己讀⋯,
老師怎麼辦?
我越讀,不會的越多,
甚至很多時候,
今天讀完了,明天就忘記了,
有時候都不知道怎麼辦了?
常常讀到一半眼淚就掉出來了⋯。
這樣的對話在我身邊,
隨著大考的逼近,
最近非常高頻的出現,
這讓我不禁想起,
歐陽立中老師說過的一個故事。
有一個老樵夫和一個年輕的樵夫。
年輕的樵夫年輕力壯,
也非常的努力工作,
可是他發現一件很奇怪的事情,
無論他多麼努力,
他的收穫永遠比不上老樵夫,
他覺得應該是他不夠盡力,
所以他又加長工作時間,
結果呢?
他的收穫還是比老樵夫少,
甚至越到後面收穫還減少了。
年輕樵夫終於忍不住去請教老樵夫,
老樵夫跟年輕樵夫說:
「你知道我們兩個,
最大的差別在哪裡嗎?」
到這裡,
學生通常會冒出很多無厘頭的原因,
A生:數學,一定是年輕樵夫的數學不好。
B生:老樵夫偷拿年輕樵夫的木材⋯。
答案當然不是這些⋯,
在公布答案之前,
我想分享一個的小事,
00是一個有禮貌的小孩,
羽球打得不錯,
前幾天遇到他,問他:
你繁星是1%嗎?
他:應該是。
我:我比較好奇你怎麼維持的?
要維持1 %壓力是很大的,
尤其現在還要兼顧複習和進度?
你是怎麼去維持和調適?
他:除了星期三打羽球,
我就是跟著學校的活動走,
學校有活動,就是我的調整時間,
像運動會畢業旅行⋯,
我就讓自己放鬆,
所以我不會把書帶出來,
活動結束後,
通常我也會更甘願地繼續讀書⋯。
我知道你一定會想說:
這是個案,這樣的例子應該不多吧?
教學生涯這麼多年,
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,
這樣的例子真的滿多的。
該放鬆的時候好好放鬆,
該努力的時候甘願的付出,
很多時候你「甘願」了,
你的人生會慢慢的「回甘」。
回到兩個樵夫的故事,
老樵夫說:我們兩個最大的差別在於,我每天回到家第一件事情就是,
把我的斧頭磨利,
而你工作時間越拉越長,
回到家就是倒頭就睡,
你的斧頭當然會越來越鈍,
一顆樹我砍5下就倒了,
你的斧頭可能要砍20下,
甚至是30下才會倒,
一天下來,
我的收穫量當然比你多⋯。

年輕樵夫不是不夠努力,
而是努力的方式錯了,
所以他的努力,
沒有得到相對的回應。
為什麼要跟你們講這個故事?
你發現了嗎?
這兩種情況非常類似。
成績不如你的預期,
有一類同學是因為不夠努力,
但還有一類同學,
就是犯了跟年輕樵夫一樣的錯誤,
你們拼命的用力,
單純的相信,
「花進去的時間越長,
回饋就會越多。」
但你們忘了把最重要的斧頭磨利,
什麼是你們的「斧頭」呢?
當然就是你們的大腦。
那怎麼把你的大腦磨利?
這就需要充分的睡眠和適度的休息。
所有的醫學研究都指出,
好的睡眠會讓大腦的運作更有效率。
千萬不要犧牲睡眠,
因為那就是在犧牲效率。
尤其當你覺得,
你大腦東西已經進不了的時候,
先停一下起來走走,
當他鈍了,
你只是在低效的進行,
讓自己心安的讀書。
想像一個沒打開杯蓋的杯子,
你再怎麼努力的倒水,
也不會增加杯子裡面的容量。
走過我們都知道
想要對得起自己。
你只需要不斷用力。
想要不留下遺憾。
你還需要有點鋒利。
記得停下來問一下自己,
我是不夠努力?
還是不夠鋒利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