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孩子一起成長 給高一新生家長 廖述茂老師
原文刊載於http://www.tcfsh.tc.edu.tw/cou/life.htm
█(一)當孩子進入一中後,之前與他校同學的分數高低都歸於零~~一切從頭開始。
沒有人敢打包票說上一中,三年後就一定考得比第二、三志願學校的學生好!就好像打進決賽的球隊,最後的名次都有可能重新洗牌。有的學生會因為認為自己「已經」領先而想要「休息」,最後就一直休息了………。提醒孩子(但不要恐嚇),要有重新再出發的認知與實際的行動。
█(二)接受孩子長大的事實,而且要溝通就要有退讓的準備。
~~週遭的朋友,許多人都有和父母的代溝,似乎天下的父母都不肯接受子女長大的事實。我相信大家都有類似經驗:父母幫你決定一切,上哪所學校,讀什麼科系,找什麼工作,和誰結婚,婚後生孩子怎麼養……永無止盡,誰若有反抗的勇氣,立刻被扣一頂不孝的大帽子! 好累的人生,沉重的親情負荷~~(一個高中生在網路上的留言)
很多的家長都曾抱怨:「以前孩子在國中都很乖,為什麼上一中就變了?」孩子的成長本來就是一連串變動的過程,身體 荷爾蒙的變化加上視野變大,他們不僅僅是外表長大,心理也「長大」了!除了衣服的更換外,管教的尺度是否也該更換(調整)呢?溝通不是說服,在指責他「越 來越不像話」的同時,或許我們也可以想想自己也該有什麼修正了。
█(三)家長、學生都要學習接受「光環」從身上消失的失落以及可能的影響。
不可否認的,孩子以往的表現是他的驕傲也是父母的欣慰,在學校也算得是知名人物;當然老師們的呵護和重視更不在話下。但這麼多優秀的學生同時匯流到一中 來,原來身上的光環就會因為其他的光環而「不容易被看到」(不是不見了哦!),有的學生會有重重的失落感(有的家長也會),這樣的落差可能反應在學習態度 或師生、親師的互動上,例如:「感覺」上老師不像以前國中老師那樣有那麼多關心與注意。的確、原來在各國中金字塔頂端群被重新整合成一個新的金字塔,所在 位置的改變、不管是學生或家長,心理需要一段時間的調適。
█(四)陪伴孩子找到自己在一中的「定位」,並在定位中找到適合的目標,努力前進。
第一次段考收到成績單後是高一家長聯絡導師的高峰,不僅不少學生錯愕,就連家長也震驚。除了認知到考題並不像以前容易外,也要考慮在適應高中的學習態度和 方法上,每個人需要不同的時間。不妨暫且把高一上第一次段考當作是高中學習過程的試金石吧!慢慢地、當孩子在幾次考試之後,我們也要開始思考:孩子的成績 與孩子本身的資質、努力之間有著什麼樣的關係?如果是因為不夠努力、方法不對,那學校和家長們還有可為;如果孩子已經很努力、非常努力、超努力才到一中 來,然而在一中卻不見得能和別的同學平起平坐,這時再多的責難只會增加他的不安。如果我們不能接受(或說承認):「雖然我的孩子不錯、但比我孩子還優秀的 孩子也不少」事實的可能性,繼續要求他,那麼孩子就非常可能有「極化」的反應----一 就是鬱鬱寡歡,甚至出現適應困難;另一就是自我放棄、逃避,或開始尋求其他方式的自我認同,很努力地、很辛苦地假裝他不在乎功課。當沒有其他特別的內外在 因素足以影響他的課業表現好壞時,是否允許他暫時以目前的學業表現找到一個適切的位置,從這個位置往前看,再訂出不太遠的目標,循序漸近。每個孩子的狀況 不同各自的目標也就不一樣!
█(五)就因為孩子比別人聰明,更需引導的功力而非主導的聲音。
擁有一個聰明的孩子是很多家長的驕傲,同時也是一種甜蜜的負擔。就是因為聰明,所以要讓他信服可不是件容易的事。升高中時還好,只有要不要直升或徘徊在一 兩校的選擇之間。但未來升大學或高中生活、社團、交友的種種「大事」,就不宜只以父母的權威來決定。如果他不聰明、沒主見也就算了,父母要辛苦替他做很多 決定,但一中的孩子不但聰明卻又多是領導者,如何只能要求他乖乖聽話呢?就從學習及考試這件事來說起吧,整個趨勢都是朝著要學生獨立思考、判斷的方向前 進,填鴨的教學對升學沒有什麼幫助。當我們在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與自我判斷時,不可能只停留在課業的學習上,在生活各方面,我們同樣要接受孩子會有他獨立思 考的聲音。
套一句廣告的流行語,和孩子一起成長----「這是一定要的啦!」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