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《〈考試不考的事2〉》

生活能力「做自己主人」別問媽襪子在哪

 

你有兄弟姊妹嗎?你曾有「孤獨」的感覺嗎?你未來要面對的世界,可能是爸爸媽媽不曾想像的面貌:

少子化、全球化的競爭、工作品種不斷變換;知識以光速傳送與增長、夢想空間無限延伸。但你有什麼準備嗎?

家庭和學校教我們很多事,但還有更多重要的事,是課本沒教、安親班不上,更是考試考不出來的。

本文轉載聯合報曾報導的「下一世代應學的七門功課」,自上期起陸續刊出:

1.同理心 2.生活能力 3.表達與應對 4.挫折容忍力 5.感情功課 6.永續學習能力 7.當錢的主人

----------------以下為這次主題-----------------

主題2:生活能力

小餐館裡,小學三年級的男孩完全不動筷子,只盯著牆上電視看卡通;好不容易進廣告了,一旁穿著套裝的上班族媽媽趕快拿起湯匙送到男孩嘴邊:「寶貝,再吃一口,現在上廣告了。」  

 母子餵食圖 令人開眼界

一旁用餐的上班族李文敏看見這段「母子餵食圖」,不禁傻眼,霎時覺得前幾天同事高調誇獎自己小孩「才小六耶,就學會自己燒開水了。」那種喜孜孜的表情,也就不算太誇張了。

許多描述現代小孩「生活失能」的故事,在親友間、報章、網路部落格都可以輕易發現。有母親抱怨,如果沒有把柳丁榨成汁,孩子絕不會動手拿切片的柳丁吃,「因為他不會」。

也有人記起,國中畢業旅行時,班上一位同學不會自己洗頭,因為他從小到國中,都是到美容院洗頭的。

曾有讀者投書聯合報說,媽媽都很喜歡買壽司,因為餵起孩子很方便,尤其是孩子月考時,她可以邊餵,孩子還一邊溫書;外出吃麥當勞薯條,手摸到的地方因有細菌不准孩子吃,結果餐盤上都是沒吃的薯條尾巴。

 少子化浪潮 個個都是寶

對孩子呵護備至,捨不得孩子動手,於是教養出許多尊貴的小王子、小公主,這是「少子化」浪潮之下衍生出的副作用,孩子生得少,每個都是寶。

教授洪蘭說,她到某所小學演講,看到一個小孩子到音樂教室上完課,不會自己穿鞋子,就坐在那裡放聲大哭。他的老師說,他一直就是這樣,因為家裡有菲傭幫他;到了小三,竟然不會自己穿鞋。

洪蘭大為驚嘆。她說,據報導說某國王子連牙膏都是侍從幫忙擠在牙刷上的,她的學生說:「哇,真好命。」洪蘭說:「不是,那是廢物!你一個人沒有辦法存活,時時要有個人幫你打理,依賴別人,不是很可悲嗎?」

 「只要念好書 其他別管」

「只要把書念好,其他的都不用管。」是不少台灣父母的心態,能為孩子代勞,不少父母都體貼設想,「代子弟服其勞」。

台南縣歸仁鄉紅瓦厝國小校長謝水乾描述,開學後上下學時間,無論小學、國中或高中,學校附近就擠滿接送孩子的車輛,有的家長還幫孩子背書包進教室;甚至,中午到教室餵孩子吃午飯。

 學灑掃庭除 學解決問題

「這些照顧,是愛,還是剝奪?」謝水乾指出,現代父母太低估孩子的能力,什麼都捨不得孩子動手,結果是「茶來伸手,飯來張口」,無微不至的照顧剝奪了孩子學習、成長的機會。

謝水乾說,灑掃庭除都是教育,做家事其實是「問題解決」的過程,必須思考步驟、輕重緩急、應對進退;「如果孩子連自己的生活都無法打理,未來要如何完成職場上的任務?」這是父母無法代勞的。

 洗碗又拖地 比電玩省時

「洗個碗,拖下地,只要一、二十分鐘,不會比打電動、看電視更花時間。」謝水乾說,更何況「時間管理」是該學習的重要觀念。

建築師謝園說,20年前她訓練兩個兒子煎煮炒炸、縫釦補丁,樣樣都來,她不想孩子長大後成了「生活白痴」;她希望「家裡沒有我,大小三個男的,一樣可以活得好好的。」萬一像魯賓遜漂流到荒島,至少能生火、煮食,還能縫衣補褲。

 碗盤放哪裡 家人都要知

家裡碗盤擺放、藥品、襪子收哪裡,全家都要知道,抽屜外也貼了標示;在謝園家,不會有人高喊:「媽,我的手帕呢?」這類問題。每個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人。現在兒子的女朋友讚嘆不已。

 

 如何培養生活能力

1.      讓小孩自己來:穿衣、吃飯,生活事務儘量讓孩子自己決定、自己動手,當小孩會說「我自己會」時,就讓他試試。

2.      不同年齡,嘗試不同任務:比如小三可以學掃地、小四可以洗碗、遛狗等等,讓孩子有「家」的參與感。作家陳安儀的女兒小一就能自己烤麵包、泡牛奶,還為媽媽服務。

3.      別怕小孩做不好:老怕小孩掃地不乾淨、打破碗,他就很難學會。一個碗不比「成長」更有價值。

4.      父母要放手:作家龍應台表示:華人父母還會好意提醒成年孩子「要不要上廁所」,是關心也是壓力。

 灑掃庭除都是學問

小學一年級的小康負責出門倒垃圾,他可以學到什麼?

1.      思考力:垃圾袋要怎麼綁,才會牢靠,不會沿路掉?

2.      分析、判斷:要選哪條路走到垃圾車?甲路線:路上張家有狗很凶猛;乙路線:路燈很暗;丙路線:比較遠,但比較亮。

3.      責任感:垃圾車還沒到,要放著就走,還是遵守「垃圾不落地」規定,等到車子來了再丟?

資料來源:紅瓦厝國小校長謝水乾

2009-05-11/聯合報/R05/好讀周報心能力】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Timothy c.c 的頭像
    Timothy c.c

    bm11tw

    Timothy c.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